說真的,為什麼我們聽到有人被詐騙時,第一句話總是:「怎麼這麼笨,怎麼會被騙?」接著再來一堆:「你太貪心了吧」「怎麼這都沒發現有問題?」明明真正該被責備的是詐騙集團,但我們的反應卻總是衝著受害者去,好像這件事的「錯」是他們自己選擇的。
我也不是在批評別人,因為以前我也是這樣想的。我甚至覺得,這種「檢討」其實還滿理所當然的。畢竟,要是他們謹慎一點,不就不會上當了嗎?直到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我也曾做過一些蠢事,只是我運氣好罷了。

嗚啦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好員工開始混日子了呢?」

這個標語是不是很容易就在各影音平台看到?你身邊的同事是不是也會傳給你?其實我好奇的是這個感慨到底是誰總結出來的?

嗚啦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著自己的生活圈 總是覺得小的可憐
工作性質不需要走南闖北 基本上就是兩點一線
工作場合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機會 (大多是已婚)
興趣愛好不上進 所以躺著划手機基本上就是全部
想當然 我沒有天使臉蛋魔鬼身材
年紀大了似乎對於交朋友的意願也越來越淡了
鑑於上述種種 我單身超久的~(加加起來有九年)
擔心孤獨終老 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會羨慕身邊的人各個有伴
但這樣稍縱即逝空虛又構不成我積極努力改變生活態度
所以很偷懶的選擇下載各種交友軟體 希望可以藉此改善一下生活狀態

初下載的時候我的確有認真的寫寫自介
很認真的配對 只要有配上的都會立刻發訊息
而且我懷疑交友軟體應該也有『蜜月期』
剛下載的時候 一天到晚都會有配對成功的機會
但聊著聊著 漸漸就都石沉大海
而且也越來越少有人配對了
我開始思考是不是我的照片不好??
所以我開始認真的拍照更換大頭
剛開始似乎配對的機會有回春的跡象
但很快的又冷了
於是我安慰自己 因為我不像別人都放好身材 或 奢侈品的照片
所以配對的少
但沒關係 我可以轉換策略 讓跟我配對的人對我的『黏著度』提高
畢竟我要的不是亂槍打鳥 我要的是單一持久的關係
擔心聊天技術不好 會引不起人的興趣
所以我上網搜尋『如何開話題』
網路上總是有各式各樣的建議跟教學
我認真的看了以後 努力的實踐
好像有那麼一點點的效果 從『你好 ,找啥 ?』→平常生活點滴的分享
但 效果也就那麼一點點 聊天熱度只能維持一周
最後結果依然為0
於是我開始忿忿不平 覺得我有努力啊~為什麼結果還是一樣勒??
所以開始鬼打牆
我覺得一定就是我沒有好的身材 沒有外表 沒有稱頭的職業
我覺得交友軟體就是一個膚淺的東西
我的心態變了 想著看不上我的肯定都膚淺 看不到我內在的美好(迷之自信 = = )
所以我抱持著『隨便啦』的心態在跟每一個配對的人聊天(其實還是有點期待啦~標準口嫌體正直)
當然 我還是沒有收穫 甚至效果更差
隨著來來回回的卸載 重新安裝 周而復始 還有年紀漸長
漸漸的 我發現到自己的問題:『給不出話題 』

我的生活是那麼的無趣 眼界是那麼淺薄
我雖然不排斥吸收新知 但我也懶得去深入了解
給不出深刻的建議 也分享不出有趣的觀點
我每次的對話都在問問題 只是在問問題(加上我什麼都無所謂的態度)
我不禁想 如果今天跟我聊天的人只會問問題 那我會想要繼續聊下去嗎?
我覺得我不會(回想有人說過我很不會聊天 我終於懂他在說什麼了~)
聊天應該是『有來有往』
不一定會有多少的深刻體悟 但至少不應該像是被身家調查
不一定每次都能開懷大笑 但至少結束的時候不會覺得浪費時間

觀察現實生活中 其實我是滿能聊的
大家也都喜歡跟我聊 會特別想要了解我的看法或尋求我的觀點
那為什麼我在網路上沒辦法呢?
我個人的解讀是 現實中大家可以藉著平常的互動去觀察對方
可以看到對方的表情、動作去調整講話的方式
也可以透過順手的幫忙增加彼此的好感度
而軟體中 這些都不存在
文字是冰冷的 加上再多的emoji 也比不上真實面對來的熱
尤其是對方其實根本不認識你這個人的時候
誤會更多 更容易讓人覺得有距離

Q:所以我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Ans:『必須要讓對方想要了解我』

反觀自己會想了解怎樣的人呢? 我認為該具備『神秘』、『有趣』、『真誠』這三樣特質之一
當有很顯而易見的『優勢』時,不善言辭、逃避話題可以被美化成『神祕』
畢竟那些優勢擺在那本身就很吸引人
若對方比較普通,他的樂於分享、新奇觀點才會讓人覺得『有趣』
而能做到『分享』通常基於對方的生活經驗夠、閱歷夠多才可以辦到
也因為生活經驗豐富、閱歷夠多,所以能讀懂我接收訊息的反應,不會只是一昧地說
而且這樣特質的人通常都會有好多方向可以提供 比較不會把我逼進對話的死胡同
至於真誠 我覺得這個有運氣的成分在
畢竟不是大家都願意花時間在聽一個真誠的人說話
一但我願意給對方機會表現他的真誠 基本上就會被他吸引
而我自己是否能在網路上給人家這樣的感覺呢?

總之 ,有些優勢不是努力就可以擁有的 (例如我怎樣都不會有180的身高配上44吋胸肌)
但我可以努力讓我變成一個能分享生活跟新奇觀點的人 變成一個更真誠的人
而當我變成這樣的人
相信不管是在現實生活中或虛擬世界裡 都可以有所收穫


文章標籤

嗚啦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多麼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所有的相聚都會因為種種的原因而分開,而分開以後又該以怎麼樣的想法去看待『曾經』的相聚 ? 我個人建議就忘記吧 !! 秉持著『買賣不成仁義在』的心態 , 又或許換個說法 ,那些過去就跟『死』了一樣,有好的就當作回憶時不時得回想一下,不好的就也該去流轉輪迴了,你念念不忘它只會不好投胎,纏著你變成冤親債主,新的運氣不能好好享受,舊的冤魂糾纏不清,那你根本也沒離開些什麼,你當初想逃避的還是沒逃開,所以浪費了那麼多的力氣,提起了那麼多的勇氣作出的決定,被自己用力的否決,這樣啪啪打臉自己有意思嗎?
文章標籤

嗚啦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做夢了   
你是否常常都會覺得『講話修飾一下』、『事情稍為藏一點』就可以避掉被上司盤問的命運,如果運氣好還可以用時間換取空間,默默的就把事情解決了,到時候還可能被嘉獎一番呢?我只能說這想法真的太天真了

嗚啦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入職場後,除了要找到跟同事相處之道,還必須要好好的學習工作事務,畢竟學好了才有可以前進下一步的能力;隨著工作年資的增加,不免俗的能聽到千奇百怪的離職原因,很驚訝的發現工作半年內離職的原因,有很大一部份的人寫的原因是:『沒有人教我』or『教育訓練不完善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原因,說實在的我都會很好奇什麼樣的情況叫做『沒人教』或是『教育訓練不完善』,所以一開始我都會把帶人的老鳥叫來問,但又擔心老鳥講話不夠完整或聽起來教育訓練的SOP的確過時,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再次發生,因此針對新進人員的教育訓練就會更加留意,除了重新檢視公司一直以來的教育訓練SOP,也會針對教材的準備以及如何評估新人的學習狀況做調整及確認,當然中間的追蹤部份是交給人事部門協助確認,有鑑於上司的注重帶人的老鳥自然就會比較注意;但即使這樣做了,同樣的理由還是會出現在離職單,就讓我納悶了,該做的都有調整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畢竟人員來來去去對公司、團隊以及工作氛圍都不是件好事(而且超傷本),想當然就必須解決,與其透過別人的眼睛嘴巴來回覆,不如親自用自己的眼睛來了解,真了解下去一口老血差點吐出來
文章標籤

嗚啦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就是不斷的堆積向前,不管你願不願意,在時間的長河不斷奔流中,經過的種種就向沙子不斷的堆積在河床,肉眼可見的體重、皺紋、年紀、經歷以及朋友越來越多 ( 存款、資產不一定,不管幾歲資產數字都是一模一樣 ),持續不斷的堆積久了就會爆炸;所以不得不著手進行斷、捨、離,這不是到了什麼樣的年紀就一定要做的事情,也不是跟風追流行,只是現在我覺得有需要
        翻看著手機通訊錄,看著越來越多其實根本就不會聯絡的朋友在裡面,一直用早晚有可能會連絡到而留存下來,但經過思考以後,我發現很多人十年都不曾連絡怎麼可能以後敢或想要連絡呢 ? 刪掉吧~沒有人會有任何的損失,那麼怕損失當初相處的時候就多用點心,好好的培養感情;漸漸為了健康,體重也只好進行斷、捨、離,雖然即使保持身材也不會有人要,BUT至少可以活久一點,說不定有機會看到彗星撞地球或移民火星,雖然我懷疑在這樣恐怖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到時候移民肯定也沒有我這種三級貧民的份,但至少看得到,以後下去跟前人的分享也算是不錯的談資;但我最積極做的就是把經歷斷、捨、離,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一輩子一定會有很多的經歷,雖然好壞都有但我覺得壞的比例比較高 ( 會不會是我比較衰 ?! ),如果不找個時間放下、封存甚至是遺忘,那這輩子到底還能抱持著什麼樣的希望 ? 捨去這些不需要的經歷並不表示要催眠自己,催眠自己一切都很好然後原地踏步,只是要把因為這些經歷學習到的能力留在身上好好的運用,而不需要記住當初是因為什麼原因學習到這些能力,好讓自己以後可以過得更如意一點,可以少浪費一點時間『傷春悲秋』,隨然也不是多會利用時間,但是多一點出來總比擠不出來的好

嗚啦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在職場上一段時間後,總是會希望有加薪或職位調整的機會,消極一點的就是默默繼續工作,希望有一天可以被上司發現,積極一點的就會直接找上司攤牌要求加薪的機會;令人好奇的是今天來找我談加薪或升職,這份氣魄到底是怎麼來的?換句話說,您有思考過為什麼自己沒被放在提升或是加薪的名單裡面嗎??
    以我做了十幾年管理層的經驗來說我不會放你進入升遷名單的原因有幾個:  1.不願意學習   2.不會溝通   3.沒有表現;聽起來就像是屁話,但我可以詳細的說說這三個點為什麼會是我考慮的重點,而且這樣的問題不會只發生在基層員工身上,很多當了中階幹部多年的人也一直在發生

嗚啦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作的時候,不免俗的都會聽到同事或是下屬的抱怨,其中我最常聽到的不外乎有三:1.為什麼我的事情那麼多?而且都好難  2.為什麼老闆都看不到我的努力  3.『人』都好難相處  ;而其中又以人『難相處』最常聽到,不經意的進到更衣室或是茶水間都有機會聽到有人怒氣沖沖的抱怨,內容通常沒有意外的就是:『那個人怎麼會那麼賤~~』、『都是ㄧ群心機婊』、『秋什麼~不就是剛好比我先進公司』等等.......,每次當面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都會忍不住的很認真的看著正在抱怨的人,然後認真的問:『真的假的?!?!!?!』,但顯然對方沒有很認真在體會我的驚訝,所以就會氣燄更高更加用力的抱怨,但其實我一點都沒有想要陪同抱怨的意思
    說到這並不表示我不會抱怨、也不是沒有同理心,畢竟上班真的很辛苦,不可能事事都順利,沮喪難過都是正常的事情,可這畢竟都是偶發事件,不會是一整個不斷延續的狀態,今天的重點是『不斷抱怨』同事難相處的人;這類型的人說實在的並沒有認真的想要跟同事相處,通常這類人的中心思想只是要別人都順著他的意,讓他可以用跟大家一樣的時間,利用別人對他的遷就讓自己作業上順心如意;但是憑什麼?? 又假設今天你可以大聲的說『工作不是用來委屈自己的』、『我跟公司是各取所需,我不欠公司什麼』,同樣的你的同事、上司也是一樣的情況,那為何對方就必須要遷就你呢?如果不需要的話就是各憑本事,那為何你要覺得是對方在弄你、在為難你呢?
文章標籤

嗚啦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房就像浮萍

文章標籤

嗚啦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